这是一个需要新闻人员而缺少新闻人员的时代,从S省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施雨居然说找不到工作机会。
“四项原则,施雨一项都不具备,她怎么可能不失败!”
不管外因内因,一系列的原因构成了施雨的失败基因。为了让我的学生和读者避免她走过的弯路,我想把她的失败用表格来图解,为大家提供一份基因治疗的高科技留学人生咨询:这个基因图表可以用三个“ION”表示:
1、一个人必须要有Vision,即对自己领域机会和前景的认识。施雨没有。施雨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自己专业和行业的机会,她没有Vision,没有远见卓识。前面分析了新闻专业人才在即使在不够开放的中国媒体政策下,已经开始拥有有史以来最佳的发展机会,虽然更好的机会还在不断发生的明天,但“现在”和“今天”对于施雨,已经是无法再好的历史时机。但是施雨居然没有看到。这怎么办?
2、一个人必须要有Passion,即对自己领域机会和前景的激情。施雨没有。这是施雨第二个最大的问题,对自己专业和行业的机会,并没有兴趣,没有激情,没有Passion。这是施雨学校教育的失败。S省并不是一个偏远闭塞的省份。但S省大学也不是北大人大。人大北大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不太会发生施雨这样严重的专业前途麻木综合症。大学生活,很多人从社会实践中,现在叫实习、兼职,获得了自己一生激情奋斗的方向。而施雨却没有,她的学校不能不负有重大责任。
3、一个人必须要有Mission,给自己确定一个为之奋斗终生的Mission,即给自己一个使命责任和事业追求。施雨没有。在一个新闻已经开始初步实行舆论监督功能、初步实行产业化、初步实行开放的国家,正是年轻的新闻学生开始追求终生职业、事业和完成自身使命的绝佳的历史时机。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的最好时机。施雨个人的失败,其实就是对于天下兴亡的拒绝。施雨是平庸的。
除了上述的三个“ION”之外,一个人还必须要有魅力,为了便于读者记忆,我故意选择一个和前面压韵的英文单词:你必须有Fashion,在个人表达上必须“时尚”。施雨学的是新闻,这一生本来注定是要和人打交道,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个人魅力,发展自己的人际交流能力Peopleskills。这些所谓的“力”至少应该包括:写作能力、说话能力——让别人愿意对你讲话的能力、让别人愿意听你讲话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喜欢他们尊重他们的能力、让别人喜欢你并尊重你的能力。无论是男性女性,必须要修理外表。个人魅力,并非成功者才拥有,但拥有它的人才能成为成功者。
上述四项基本素质,是成功者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四项基本原则,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看准自己的事业机会,激情澎湃地奋斗一生。
四项原则,施雨一项都不具备,她怎么可能不失败!
施雨选择读研究生,是因为在她万马奔腾的媒体领域里错误地认为没有前途。不幸的是,她读了一个哲学硕士。这个哲学硕士,惟一有水平的问题,是在快要获得硕士学位的前夕,来新东方向我提出一个天问一样艰险的问题:徐老师,我该出国学什么?这个问题,包含了一个失落的人,最最绝望的一切辛酸和苦闷,包含了在25年的青春岁月,走投无路的迷茫。但是,我依然无法理解的是,既然新闻学士都“找不到工作”,那么哲学硕士难道就好找吗?她在考这个研究生的时候,到底怎么想的!?
我后悔当时没有追问她这个问题。我苦思至今对此依然无法理解。黑格尔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施雨的求学存在,惟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不合理。
施雨,你能告诉我吗?我想她再也不会来找我了。因此这个问题,也许会成为千古之谜。成为失败者们寻求失败的秘密武器。
欧阳道力“我追求了小半生的仕途就给毁了,所以我要出国”
有一天,一个30上下小伙子,灰溜溜地溜进了我的办公室。他的脸又长又平,既僵且硬,冰冷得像一块石头,如同一块镌刻着当代青年失败历史的纪念碑。
“徐老师,我要出国!”欧阳道力沉重地说。我立即听出来,他的声音中包含了人生失败的巨大悲哀和对我的无限期待。
我说:“当然——你看上去为什么这么悲惨?”
“我不能不出去了。我本来是不想出去的,但是环境迫使我不得不走。我是被逼走的。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毕业后从来没有想过出国的事情,一直在机关里工作,兢兢业业地工作。就在我30岁生日的前几天,单位领导要把我从副科调到正科……”
看我不太理解的表情,他抱歉地笑笑,然后解释说:“我在S省组织部工作,职务是专管干部提拔升迁的组织处干部科副科长。就在领导说好要把我从副科调到正科的节骨眼上,没想到我一个最好的朋友看见我的升迁有点嫉妒,就给领导打小报告,说我三年前做过一次色情按摩。”
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他完蛋了。
说到这里他站了起来,痛心疾首地说:“凭什么仅仅就因为那一只纤纤小手,就摸断了我的政治前程!”
他痛苦完毕,自己坐了下来,面对我说:“就这样我追求了小半生的仕途就给毁了。所以我要出国。我非要出国不可。压力太大了。俗话说‘三十而立’,我现在30了,不仅没有立,反而被朋友从背后捅了一刀,倒立了!”
我看着这个可怜的小兄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他不仅没有英语考试成绩,甚至连新东方的托福班还没有上呢。这样的人,怎么出国,而且还这么着急?事实上按照正常途径,他大概三年之内都走不了。但是这个时候我怕他精神崩溃,不敢警告他出国的艰难性和持久性。我脑子里迅速地盘旋着安慰他的方法。
“你惟一的出路,是把自己当作二十几岁的人,重新开始!”
我说:“为什么非要这么急着出去不可?难道做不了官,一个男儿就没有其他好事可做吗?”
他说:“那倒也不是。主要是年龄压力。‘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既然要出海,最好早点。”
我说:“再早,也得三年时间。”
他眼睛里露出绝望的神色:“三年?我今年已经三十啦,却一事无成!再等三年,太长了!”
于是我提起气来,缓缓地对他说:“年龄压力,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如果把它变成一种焦虑,就成为愚蠢的慢性自杀行为,因为焦虑是一种疾病。30岁了一事无成又怎么样?谁规定30岁就一定要成功?
“你有没有想过‘三十而立’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这是孔夫子在2500年前的言论。那时候,人类平均寿命也就35岁。三十不立,可不是得倒立嘛!孔子最优秀的学生颜回,就是在32岁倒立,死了。所以,那时候的人,有那么点年龄压力,还真的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候,再信孔夫子的这个谎言,念着颜回的这个咒语,就是愚蠢的。按照今日人类的平均寿命,你这个年龄在孔夫子他老人家眼中,也就是15岁的样子。15岁的人,处在青春初期,有点不良冲动,犯点生活错误,是连圣人都能原谅的小节啊。子见南子,据说还荷尔蒙奔涌,表现失态,何况你乎。你自己就不必过于刁难自己啦!忘记过去,一切都从头开始追求,我甚至觉得还有点早呢!”
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纪念碑的石头,开始风化。于是我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年轻,却未老先衰,有的人老了,却青春永驻,激情澎湃。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年龄,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无论对自己对他人,都决定了你生命的价值。
“最后,把话说回来,如果30岁上就感到年龄压力,那么到了40岁呢?50岁呢?难道你就不奋斗?而且,万一到了那个年龄你该‘立’还没有‘立’的话,人生就更加悲惨,生命就更加可怜,难道你就不活了吗?中国古老的文化,怎么就创造了你这种早衰的心态!简单说,你惟一的出路,是把自己当作二十几岁的人,重新开始!一个叫布洛克的美国人,在他53岁那年,在加州看见一家餐厅,决定以此为蓝本发起一家连锁店,从而创造了麦当劳。想想人家,比比自己,你应该感到脸红!”
我故意用夸大的语气刺激着欧阳道力,为的是把他从一个失败者的晦涩心态里解放出来。随着我的语言的深入,欧阳道力的面容越来越放松,情绪越来越开朗,最后,墓碑一样的脸上,居然飘上来羞涩的霞光。他惭愧、他内疚、他对我不敢正视,他就像一个没有及时交家庭作业、或是一个考试做弊被老师当场抓住的15岁的中学生。
我看见墓碑上面长出了狗尾草,在风中飘呀飘。欧阳道力进入了他人生第二次青春期。
欧阳道力后来从S省的岗位上辞职来到了北京,学口语找工作,最后以比较流利的口语和他管理干部的工作资历,在一家外企找到了工作,当人力资源部的助理。然后一路攀升,目前在一家规模相当大的外企,做人事总监,年薪28万人民币。
问他什么时候出国,他反问我说:“你不是说读哈佛大学的MBA和MPA,从26岁到62岁都是适龄青年吗?着什么急?”他开着公司配给他的新款帕萨特,一踩油门,差点使坐在车中的我失去平衡。
我并没有说过62岁依然适龄,这只是欧阳道力崛起之后对我思想的发展。我暂时默认他的篡改,而心里很高兴。
还有没有看不见自己事业前途的人?
“难道你不怕你提出的方案和建议,有可能耽误人家的前程吗?”
我有一个朋友,是位著名作家,我认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这位作家听完一次我的留学讲座之后,满脸狐疑地问我:“小平,我看你面对这么多学生,对那些决定他们前途命运的重大人生和复杂留学问题,应答如流,斩钉截铁,无比自信。我就不理解:难道你不怕你的观点也许并不符合别人的实际情况,难道你不怕你提出的方案和建议,有可能耽误人家的前程吗?”
作家问完,微笑着等待我的回答,笑里藏刀。我知道这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于是答曰:“我从来不怕!至今没有学生找我抱怨说我耽误了他们的前程。相反,经常有学生带着巧克力和假酒来向我表示感谢。我对我的工作有点自信其实算不了什么,因为留学咨询、职业咨询和人生咨询,就像医生、律师一样,说到底只是一种专业工作。我是留学人生咨询师,相当于医生、律师。只不过站在新东方的高度,一不小心出了点小名,仅此而已啊。”
“医生、律师?仅此而已吗?”作家很失望。
为了安慰他,我想了想,说:“可能不止吧。我的咨询也许确实有一点特别的地方。这个特别之处在于:我在新东方给予学生的,并不仅仅是具体的留学方案和学习规划,我真正值得骄傲并赢得学生崇敬的原因,是给了学生一种有用的价值和一种宝贵的财富。”
“这是什么?”作家紧逼追问。
“这就是人生价值观念和留学思想原则。这就是我在新东方咨询过程中始终奉行的新东方留学理论。根据这个基本理论,我们就能为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咨询。”
看见作家越发迷惑的牛眼睛,于是我说:
“人生有五颜六色的价值观,但一种价值一旦被你认可,你就可能一辈子追求这个价值而无悔无怨;世界有万紫千红的思想,但你只要接受其中一种,你就能够终生信奉它而至死不渝。人类为信念而活。但是,不同的价值和思想,决定了人们幸福的意识、快乐的程度、生存的质量;还决定了我们对于‘成功’、‘失败’、‘希望’、‘绝望’这些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至关重要目标的定义和解读。
“面对来向我寻求咨询的学生,我心里最强烈的愿望,就是给予他们获得真正幸福——而不是虚假幸福,与他们的留学目标有关的价值观和思想。留学领域里有如何得到名校录取及奖学金的复杂知识和技巧,但决定一个人留学命运和人生质量的,并不是这些知识和技巧,而是选择留学与生活方向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这个东西像灵魂一样重要,但不幸恰恰最经常被当代奋斗者无意中忽略,而造成留学领域,以及人生奋斗领域里巨大的空白。
“一个学生可以不认同我的思想,那么选择失败也是他的自由与欢乐;但一个学生如果听从我的建议,他即使倒霉透顶也能够化险为夷并反败为胜。思想——就是我面对无数学生,从来不会感到心虚的原因。因为,我在新东方为中国学生提供的,是一种被时代认可、被社会赞同、被无数学生的奋斗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留学思想,而这个思想的应用,就是我提供的人生咨询!”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