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2009年“中秋节”、“国庆节”、校庆80周年将至,按照学校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节日期间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维护校园稳定,创建和谐校园,让学生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现将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节日期间,往往是学生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时段,学生工作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学生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危害学生安全的重大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二、注重引导,认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安全重于一切,各学院要深刻吸取在校内外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在放假前,通过年级大会、班会等形式,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认真有效的安全警示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范意识,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基本的安全常识,防止被骗、被盗、车祸、溺水、火灾、食物中毒等事故发生。在外带新生军训的学院副书记应提前部署工作。
三、消除隐患,彻底进行一次学生宿舍安全检查。
放假前,学院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对本院学生所在寝室进行一次彻底的安全检查,对影响学生的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清理,对存在的安全事故苗头及时报告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安排学生对宿舍进行一次清洁卫生大扫除,以迎接节日的到来。
各学院组织辅导员清理学生在校内外租房情况,并认真核实是否按照学校的要求办理了相关手续,做好登记备案,对未办理手续擅自外出租房的,必须限期搬回。
四、重点防范,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宿舍是大部分学生节日期间的主要留宿场所,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重申严禁学生在宿舍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及明火,严禁学生酗酒,严禁学生将易燃、易爆及毒害物品带入学生宿舍。学生离开寝室时,应关好门窗,切断电源,防止被盗事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防止意外,大力提倡学生文明过节、健康过节。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在校内以小型分散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文体活动,以文明、健康的形式过节,避免出现上网过度疲劳等现象。重申严禁学生以年级、班组、社团等任何名义组织外出游乐活动。对擅自组织学生外出游乐而出现安全等事故者,学校要严肃追究责任并作出处理。
六、深入实际,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
要切实关心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等了解、关心学生,及时处理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学生过好节假日。
七、清楚流向,做好节后学生按时行课工作。
把握节假日期间学生的去向,对家庭未在本市的学生此间离开学校,学院要对离校学生的去向、乘坐交通工具、联系方式逐一进行登记,并予以留存备案。学生放假时间及调课具体安排,以学校下发的通知为准,学院要求学生应按时回校行课,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对不按时返校的学生要进行严肃处理,并于10月8日上午10时前分别将学生返校情况报送学工部学生科。
八、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和认真做好“甲感”的预防工作。
放假前,学院要大力加强预防“甲感”的科普知识宣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甲感”疫病,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生返校后,辅导员要指示室长督促同学监测体温一周,若体温大于37.5℃(腋下)或出现流感样症状,立即汇报辅导员,并到校医院就医。学院要建立从学生寝室、班级到院系再到学校的信息网络,保证信息渠道畅通。若发现有疑似甲感症状或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要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并及时报告学校,以便学校和医院跟踪调查,采取医疗防治措施。
九、坚持值班,严格节日期间学生安全零报告制度。
从9月21日(星期一)到10月12日(星期一),各学院须安排老师值班,将本学院学生情况(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情况)在每天上午10:30前报学生工作部(学工部电话:65103554)。同时,中秋、国庆节假日期间,各学院要安排值班老师认真履行值班任务,每天下午5:00前将本学院学生安全等情况报学生工作部(学工部值班电话:65102389)。对因工作失职造成责任事故的,以及发生事故瞒报、漏报的,学校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各学院于9月30日上午10:00前,分别将“中秋”、“国庆”期间老师值班名单报送学工部学生科。
党委学生工作部
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