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坛新闻公告学院新闻 → 重庆大学200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共有151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重庆大学200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iger62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 积分:18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3 9:37:00
重庆大学200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25 11:01:17

 

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  重庆大学

2009年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年,也是重庆大学建校80周年的喜庆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启动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国际化进程,狠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校园建设和环境整治,举办建校80周年庆祝活动,彰显成就,凝聚人心,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发展

1按照中央和上级的安排和部署,今年3月至8月,学校将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共产党员、干部要更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与自觉性;要更加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深入推进学校改革、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要更加自觉地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

2.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突出实践特色,紧密结合我校的实际和发展目标,努力在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突破,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二、围绕办学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精心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

3.根据今年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围绕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从国情和校情出发,对学校“十二五”发展的目标定位、指导思想、建设内容、主要举措等进行深入调研和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积极启动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

4.适应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要求,在学科规划中坚持“突出工科优势,加强理科,发展人文社科,促进学科结构优化”的建设思路。重点做好理学相关学科、信息类学科、生命科学学科等的优化与建设,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探索适应学科优化与调整的机制与运行模式。

5.进一步突出优势与特色学科建设,全面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切实做好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及重点培育学科转正准备工作。加强非“211工程”学科建设,促进理科、信息学科和人文社科等学科的发展。继续争取自主设置博士点,争取新增2个以上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在部分学科实现博士点零突破。

三、深入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质量

6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逐步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改革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争取新增市级教学名师2-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2名。组织好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7.推进高水平大类系列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文化素质系列课程。建立青年教师主讲资格认证制度。力争新增市级精品课程6-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新增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2门。新增市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2个。

8.启动“学术型硕士生培养质量工程”,重点建设8-10门硕士生公共基础课程,改善2-3个研究生公共实验室条件,鼓励更多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挖掘学术型硕士生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潜力。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完成学校专业学位整体设计。争取在艺术设计、对外汉语教学、体育等专业硕士学位新增授权申报中取得好成绩。

9.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改革博士生导师遴选办法。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争取博士生招生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优化培养模式,发挥研究生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四、着力打造创新平台,大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学术水平

10.认真做好“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国家验收工作,切实组织好三期建设方案的策划,重点支持有望成为国家重点基地和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的科研基地建设。新增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1-2个。

11.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对人文社科科研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团队,做好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申报准备工作。力争全校科研总经费突破5亿元,获国家级科研奖项1-2项。

12.继续做好高水平论文服务工作,促进全校高水平论文发表。SCIEEi论文、人文社科高水平论文和SSCIA&HCI论文在去年基础上增长20%以上,确保发明专利申请及获权不断增长。

1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实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长寿化工园的合作,努力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合作层次。落实10-1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培育1-2个成果转化典型项目。

五、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面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14.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全年新进教师12015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增加3个百分点,遴选不低于60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进修。

15.认真做好新一轮“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以及省部级人才项目的推选和申报工作。争取新增长江学者2-3人、百千万人才2-3人,实现高层次人才数量的新增长。做好新一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力争新增2-3个博士后流动站。

16.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创新非教学人员补充及退出机制,营造和谐发展的工作环境。

六、以推进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

17.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将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宣讲到每个学生,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今年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均不低于去年水平。

18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院长一把手”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开拓毕业学生就业渠道。实行学院每两周向学校报告一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的制度。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对学院及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对学生就业率持续低下的专业坚决进行调整和减少招生指标。

19.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坚持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切实帮助解决学生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完善“奖、贷、助、补、减、勤”资助体系建设;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中设立创业基金。积极发挥学生群团组织在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引导工作。

20.深入研究与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聘用与考核机制。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大研究生校际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博硕论坛”的质量和影响力。

七、办好80周年校庆活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和提高学校声誉

21.本着隆重、热烈、实效的原则,精心筹划与组织实施重庆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举办系列高规格、高水平、影响大的庆祝活动和学术文化活动,传承文明,彰显成就,凝聚人心,扩大影响,再续辉煌。各二级单位要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制定方案,组织开展迎接建校80周年的庆祝活动,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

22.充分利用80周年校庆等契机,通过校友会、校董会、基金会、各二级单位等积极筹集社会资金,拓宽办学资金筹措渠道。各学院作为校庆筹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大筹资工作力度,建立相应工作机构。

八、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办学水平

23.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既定办学目标,重点完成C校区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学楼与留学生公寓等的改造,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的建设。建立留学生发展激励机制,争取留学生人数达到400人。聘请长期外籍专家50人次。

24.争取获得外事自主审批权;争取国家汉办在学校建立“汉语国际推广重庆基地”。争取全年召开15个国际学术会议;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和国际会议,力争全年出国交流派出人员500人次以上。拓宽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渠道,力争完成100人的选派任务。港澳台工作中重点加强对台合作与交流,争取在工作成果上有重要突破。

25.依托“985工程”三期建设,建立2-3个有实质内容和与外方合作密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实体。加大对青年教师长期出国进修、学习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开拓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留学、与国外大学学生互换及联合培养的渠道。做好出席80周年校庆的国外高校与境外嘉宾的邀请与接待工作。

九、加强校园建设和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与服务

26.加快虎溪校区图书馆、艺术馆、学院综合楼及出版社大楼建设,按期全面完成教学区三期工程,基本完成部分学院整体搬迁至虎溪校区。进一步探索虎溪校区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合理定位。组织实施好虎溪校区住宅区“民心工程”建设,加快住宅区配套工程及环境工程建设,确保按时选房、交房,实施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及时启动配套商业用房及车库的修建。

27.加强老校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迎接80周年校庆的校园环境改造及交通整治,扩大校园中心的步行休读区,形成校区交通环道,增设地面及地下停车区。加快推进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推动新、老校区的文化传承。继续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完成农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院、沿江路实验基地、留学生公寓等办公、实验、住宿楼的新建或改造。

28.对学校的房产、土地等资源进行深入规划,提高其使用率与使用效益,优化公房资源配置,进一步调整科研基地及教学用房。全面启动在职教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研究和创新教职工住宅管理机制。实施“节约型校园建设工程”,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工作。

29.从后勤服务及管理的机制改革着手,形成保障学校运行的服务体系和适应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实行后勤队伍“减员增效”。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细化医疗费开支的核算与控制,继续加强医疗条件的改善。

30.进一步规范学校经营资产公司的运行,着力解决校办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途径。建筑设计院和规划设计院力争设计收入比上年有所年均增长,并出一批优秀设计成果;实施出版社改制工作,加快出版大楼建设。

31.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校内各级各单位权责关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充分发挥预算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预算分配与目标、任务、绩效挂钩,财务预算与资产管理、资源使用成本分摊机制相结合的预算分配新机制。力争今年实现学校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加强审计的监督作用,以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对基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物资采购等实行全过程审计。

32.完善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强化治安、交通、消防管理等各项工作。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加强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加强校园交通秩序管理,严查车辆乱停乱放,保证校内交通安全。严格执行《重庆大学关于加强养犬管理的通告》,加强校园环境整治。

33.完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完成基础数据清理,提高全校人财物等基础性信息共享与交换水平。建设一个安全稳定可控可管的万兆校园网络,逐步建设校园无线网络。实现一卡通的数字化校园身份认证功能,开展基于一卡通的能源管理及节能等特色应用。加强图书文献保障体系和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

十、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34.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继续实施党的建设工程的各项任务。大力推进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做好科级干部岗位聘任工作。以开展“五个好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各项工作,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35.认真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及2009年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中纪委、教育部党组和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关制度和规定,重点抓好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行政监察工作。通过加强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学校反腐倡廉建设,切实预防职务犯罪。

36.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庆祝建国60周年和建校80周年等重大活动,做好宣传工作。整合宣传工作力量,加强宣传工作渠道建设,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进一步增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7.发挥民主党派和工会、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推进校、院两级政务公开工作。召开重庆大学第十三届工会会员暨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好二级工会、教代会换届筹备工作。完善教职工重大疾病医疗帮困基金的管理。

38.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及政治待遇等政策。加强和改进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支持离退休人员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切实关心和帮助离退休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9.切实抓好稳定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和预警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优化信息反馈机制,切实做好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学校政治稳定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持和谐融洽、安全稳定校园环境。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 ##### ##### #####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设有数学、信息、物理、 电子、统计与精算五个系,十一个研究所,一个重庆市重点试验室,五个重庆市重点学科,目前有二个博士点,九个硕士点,全日制本科五个专业和理工综合班,成教三个专业,设有中国精算师考试中心和北美精算师考试中心,挂靠两个市级学会,目前有师生员工近2000人,2002年综合科研实力居全校第六,三大检索论文和单位科研津贴完成科研业绩均居全校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