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杨虎教授主持完成的《库区交通运输结构和规模研究》(2000年—2001年),被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为三峡工程移民科研优秀成果,今日获颁荣誉证书。
三峡移民工程是世界工程移民史上的壮举,规模宏大、历时长、情况复杂。为了加强移民工程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自1997年开始,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及原移民开发局的组织下,三峡工程移民科研工作全面系统开展,研究内容涵盖了移民政策与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与技术应用示范、生态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各具特色,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先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有力推动了移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了肯定成绩,鼓励先进,进一步加强三峡移民科研工作,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库区交通运输结构和规模研究》等28个项目成果为三峡工程移民科研优秀成果(重庆大学仅此一项获奖),并予以通报表彰。
该课题由原重庆大学数理学院承担,杨虎教授为课题组负责人。重庆交通大学黄承锋教授和重庆大学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曹蓓助理研究员等人参与了项目研究。尤其上述三人在重庆、湖北等地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实地考察、调研,在当时交通很不方便的情况下,走遍了库区每一个地方,走访了当地主管部门和很多移民,几次在船上走访船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库区的移门开发和交通、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咨询建议。课题组建议的三峡陆上游,爬上神女峰的设想目前已经变为现实,关于翻坝预测和规划也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当年参加三峡研究的重庆大学众多项目中,该项目能够在国务院三峡办的评审中脱颖而出,是与该项目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很多预言最终变为现实是分不开的。研究报告送交国务院三峡办后,三峡办领导对研究成果高度重视,认为该成果对科学认识和正面宣传三峡工程的国际形象起到了促进作用。
国务院三峡办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继续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中再立新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