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http://artsoncqu.eicp.top/cqsiam Chongqing Society for l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of China)


SCI论坛数统学院(旧主页配套论坛)教学管理 → 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意见


  共有514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意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xz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21 积分:2832 威望:-5 精华:0 注册:2003/5/28 17:05:50
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意见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6/12 17:44:13 [只看该作者]

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意见

(试行)

 

为了更好地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队伍,更广泛地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推动我校争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型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根据我校“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学校决定在进一步完善教学基层组织机构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选拔并重点建设一批优秀本科教学团队,以此推动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创建一批标志性的本科教学建设成果,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规范本科科教学团队的选拔与建设工作,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一线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人才结构,完善学校用人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本科教学队伍。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7]12号文件精神和《重庆大学“十一五”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贯彻实施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继续实施“名师上讲台”工程,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建设30-40个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其中重庆市级教学团队10-1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5个,逐步形成“学科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的本科教学队伍格局。培育一批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和国家级教学名师。

实施“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量大面广的系列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优势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目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培育优秀教学团队,依靠其团队协作的整体效应,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搭建教学信息平台,拓宽教学互动渠道,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示范中心”和“品牌专业”,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岗位设置及上岗条件

本科教学团队建设要与学院教学基层组织机构建设相结合,根据学校重点建设系列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可分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建设教学团队。

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主要以基础课程教学系为单位进行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

专业建设教学团队,主要以专业主干课程及其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建设内容,以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目标。

每一团队设责任教授1名,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若干名。

(一)责任教授

1.本校教授,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2.能担任团队核心课程主讲任务,教学效果优秀;熟悉本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有明确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改革意识强,目标明确。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指导本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4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已取得较大成绩,主持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或精品课程,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教材奖。

5.具有本学科领域内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在国内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二)主讲教师

1.长期担任本科教学工作,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任职资格,应主讲本科课程3年以上,原则上应完整主讲过团队系列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中的1门课程。

2.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并在近三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校级以上科技成果或教学成果;教学工作考评优秀。

3.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和本课程教育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改革意识,能积极参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并已取得一定成绩。

4.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善于团结他人一起工作,曾指导过研究生或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三)骨干教师

1.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讲师任职资格,或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任职资格,近三年一直主讲本科课程。

    2.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学术水平,教学工作考评良好。

    3.熟悉所授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改革意识,能积极参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四、岗位职责

(一)责任教授

1.在校、院领导下,领衔主持本团队所属优势特色专业或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争取在建设期间获得省(市)级以上品牌专业或精品课程、示范中心等教育教学成果。

2.负责规划和组织本专业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聘期主持或承担学校及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2-3项,每年至少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

3.全面负责课程、教材和实验室的配套建设,主持编写教材1-2部,组织完成团队专业或课程教学文件以及多媒体课件建设。

4.负责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团队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在教学上指导青年教师2-3名。

5.每学年至少讲授本团队所属专业主干或基础课程1-2门,本科教学总时数不少于120学时。每学期至少主持1次教学观摩课,指导性听课不少于4学时。

(二)主讲教师

1.在院、系领导下,具体负责1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全面管理;负责安排落实教学日常工作,教学质量考核,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组织并积极参与所负责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主持课程、教材建设和实验室的配套建设,聘期承担1-2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表2-3篇教学改革论文,主编教材1部。

3.负责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本课程的教学研讨、观摩和交流活动,在教学上指导青年教师1-2名;聘期内所负责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校级优秀课程的要求,教学效果总体达到优秀。

4.每学年至少讲授所属专业主干或基础课程1门,本科教学总时数不少于150学时;每学期至少主持1次教学观摩课,指导性听课不少于6学时。

(三)骨干教师

1.积极参与承担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承担课程、教材建设和实验室配套建设的相关工作。

2.聘期内至少承担1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表1篇教学改革论文,参编1部教材。

3.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本团队所属专业主干课程或基础课程,本科教学总时数不少于240学时,教学效果达到优秀。

4.坚持参加团队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学上指导青年教师1名,每学期同行听课不少于6学时。

     五、团队建设办法和程序

教学团队的组织与建设要与学院教学基层组织(系)的建设密切结合,要根据学院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发动教师踊跃申请相应岗位,在完善教学基层组织和机构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团队的组建工作。学校在各学院申报与初步论证、评审的基础上,由校教学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议,遴选推荐学校建设的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并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

团队实行责任教授负责制,责任教授和主讲教师由学校聘任,骨干教师由学院聘任;学院向学校签订团队建设协议,责任教授、主讲教师、骨干教师均须与学校、学院签订相关协议。

团队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经费按年度划拨,考核分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分别进行。

六、经费投入

列入学校重点建设的本科教学团队,学校将按期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团队建设,其资助范围包括团队岗位津贴、团队日常教学活动经费和团队教学条件建设经费三个方面。

学校分别按校、市、国家三级教学团队每年投入4-5万元、6-8万元、15-20万元(不包括教学条件建设经费,教学条件建设按立项方式投入经费)进行建设。学校投入的团队建设经费,必须专项用于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其中50%为教学业务费,50%为教学研讨活动经费。申报获准市级、国家级教学团队后,学校将按11补齐配套资助其建设经费。

根据团队性质和实际需求,按照立项资助的方式,由学校每年本科教学建设资金优先投入,以支持团队教学条件建设。

七、业绩考核

1.团队工作业绩考核与学校设岗聘任考核工作同步进行,分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学校分别对教学团队及其责任教授和主讲教师进行考核,学院组织团队负责人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

2.每年所有团队及其聘岗人员必须填写年度考核表,由学院组织进行年度总结,由学校教学委员会委员进行综合考核,报人事处备案。聘任期满,按相同程序进行聘期考核。

3.团队工作业绩考核严格与团队建设经费投入挂钩,学校每年按60%划拨建设经费,年度考核合格后补拨40%建设经费,否则不予划拨。聘期考核合格后将补拨年度建设经费,否则不予补拨。

4.学校将积极鼓励教学团队做出优异成绩,为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建本科教学优秀成果做出贡献。对超额完成建设任务,成效显著,成果丰厚的教学团队,学校将另行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建设成效差的教学团队,学校将停拨建设经费,并责令学院进行整改。

八、其他

本意见由学校教务处和人事处负责解释。


 回到顶部
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成立于2002年12月21日,重庆大学党委书记、重庆市科协主席祝家麟教授担任首届理事长,第二任理事长是数学建模全国组委会委员、重庆赛区主任,重庆大学杨虎教授,现任理事长是陆军军医大学罗明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