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http://artsoncqu.eicp.top/cqsiam Chongqing Society for l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of China)


SCI论坛天南海北出国留学 → 做“海龟”之前的“洋插队”--海外打工趣闻


  共有390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做“海龟”之前的“洋插队”--海外打工趣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重新做人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东京大屠杀
等级:试读 帖子:1975 积分: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3/5/19 21:51:42
做“海龟”之前的“洋插队”--海外打工趣闻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5/29 22:05:35 [只看该作者]

在法国,“打工”即挣钱,干体力活;“实习”则是课余实践,可以学东西,不过基本没钱拿。在这个问题上法国人分得很清楚。周围同学基本上都做过打工一族,假期过后,传到耳里笑话多多,所以此篇都是听来的故事。   法国农田多,一到暑假,买份报纸找工,干什么农活的都要人,仅我周围的同学就摘过梨、玉米、葡萄、蕃茄、桃子,还有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胡子男生每年都去做“采花大盗” !   摘梨的需站在卡车上,跟着车速双手不停地伸进树丛摘出梨来,扔进筐里。果园里蚊虫肆虐,一天下来全身发痒,买来“蚊不盯”一通乱抹。后来学乖了,长袖长裤帽子手套,从头至脚包个严严实实。有同学幽默道:“我现在进超市,走过卖灯泡的货架就想顺手去摘、摘、摘……”   有几个小姑娘觉得好玩,也嚷嚷要跟着男生去摘玉米。因为路远,需要住在农场边上,所以大家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买下一顶可以隔成“三室一厅”的帐篷,一人一个睡袋,听说那里有游泳池,女孩子马上再买一套泳装……临行前大家吃一顿,像要去野营一般兴高采烈。一星期后回来,认不得了!个个晒成“煤球”!女孩子二话不说,一周挣来的钱全去买了成套防晒护肤用品回来拼命抹。   有一女同学学的是红酒专业,学校规定必须要去葡萄园“体验一下生活”。没想到农场主的儿子爱上了中国姑娘,每天帮她一起干份内的活,蹲在一边用温柔的眼光看她。她可受不了,很干脆地一口回绝。农场主儿子很伤心,第二天却照样来帮忙,三十好几的人了,跟在女孩子旁边,边干活边哭,一连好几天。大家感叹:法国男人的痴情真是了不得!   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去报名摘蕃茄,过几天来向我绘声绘色地汇报工作情况:“蕃茄原来都养在暖棚里呀!我们坐小车边向前开边动手采。你以为很舒服啊?像我这么高(1米86左右)要弯腰低头采,而且暖棚里空气不流通,头顶太阳倒又晒得很,闷死了。小蕃茄熟起来很快,老板规定看到红了的就采下来,我一排采下来,回头一看,哇塞!刚才还是绿的转眼就红啦,只好回头再采……”   也有干其他活计的,比如送报。   一位“山西首富”的儿子,新来乍到便买了一辆宝马四处转悠。后来终于觉得自己也应该打工挣钱。于是他“开着宝马送晚报”的故事被大家誉为留学生打工的经典传奇。   多数留学生还是以学业为主,打工只是在暑假里,也就为了锻炼锻炼,挣点零花钱。在南部读语言时遇到过一位“打工皇帝”,课余争分夺秒地找机会打工,从中餐馆洗盘子到在海滩上帮人撬牡蜊,什么都尝试过。他三年没回过一次家,也没像其他同学那样总盘算着去周边国家转转,他的假期生活就是打工,打工,打工。他只淡淡地说:“我出来后就没再要过家里一分钱。”   按国内时髦的说法:做“海龟”之前的海外生活便是“洋插队”。这群在成长过程中听惯父母“修地球”故事的年轻人,在长辈眼中的“半大小子”,如今也在异国他乡体验了一把自食其力的生活。说来似乎件件都是“趣闻”,却只是年轻乐观的心自动滤去了其中的苦和累罢了。正是:打工多少辛苦事,如今皆付笑谈中

 回到顶部
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成立于2002年12月21日,重庆大学党委书记、重庆市科协主席祝家麟教授担任首届理事长,第二任理事长是数学建模全国组委会委员、重庆赛区主任,重庆大学杨虎教授,现任理事长是陆军军医大学罗明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