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中国科技界真是喜事临门,好戏连台,其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空缺四年后,终由中科院院士蒋锡夔、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计国帧共同完成的“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所获得;其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由于其在巨型计算机方面的杰出成就,继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和黄昆之后,第五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其三,中科院院士李方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荣誉称号。此外,中国登月计划已进入倒计时、中国克隆技术硕果累累、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等。
当我们在浏览这些科技成就的时候,当然要向获奖者表示敬意和祝贺。然而,就象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导,先进的思想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进器,这个先进思想就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
掸去历史的尘埃,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广大知识分子空有报国之志,确无报国之门。当历史进入廿世纪后半叶,中国科学技术也曾有过辉煌,然而,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知识分子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和痛苦,此时的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不是加快了,而是放慢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特别是与西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拉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茅盾不是减小,而是更加突出。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力挽狂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知识分了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及关于建立和完善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重要论述,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大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传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理论深刻内涵最科学、最完整、最通俗的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体系,在推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毫无疑问,中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绩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他们视马列主义为教条,不承认马克思主义也要不断发展,结果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上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其结果只能以倒台而告终。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潜能,在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我们才能真正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三个代表”思想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国民经济向前发展。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市场就越完善,科学技术发展的空间更大,后劲更足。
首先,科学技术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除国家投入外,通过市场运作把包括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在内的各种投资调动起来,支持科学研究。如果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不建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成为无本之源。
其次,科学技术需要市场。科研成果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市场为科技工作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市场急需的课题。这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动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研机构改革的政策,其核心就是要千方百计发展生产力,而目标就是让科学技术走进市场。遍布全国各地的“科技园”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材,在加上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博士后”流动站。这是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越来越大,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如今,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住房越来越大,小轿车开进了农家小院,出国旅游也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常便钣”。特别是大批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如果没有“三个代表”思想,如果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变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前不久,我们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亚州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从容应对,从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大局出发,采取了“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培育国内市场,拉动内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研工作从不断发育的市场中找到了更多的切入点,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把最新科技成果的实惠带给了老百姓。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提出了两个基本点:其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小平同志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表明在描述社会主义本质时的“核心”地位。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实质和思想方法,用“三个代表”思想把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推向了一个更记程次。小平同志在讲到“解放生产力”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主要是改革,“三个代表”从广东省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出发,坚持改革开放,把科技体制的改革列为重中之重,其目的,就是要在“解放生产力”上下功夫。小平同志讲到“发展生产力”有三种:一是投入,即生产要素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资历源的投入;二是转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从转化这个意义上讲的。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生产力。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要经过转化;三是改革,发展生产力,一部分靠改革。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中国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投入是全方位的,其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决心和远见。从高校召生规模、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无一不体现了国家对高素质人材的关注和期待。只有教育发展了,科技事业后继有人,建设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才不是一句空话。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历史的文明古国家,中华民族有能力,有志气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努力工作,用更加优异的科研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
数理学院应用物理2001级2班 李 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