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讨论课下来,对这帮90后真是刮目相看了
思维活跃、讲解大方、辩论激烈,我的硕士生都没有这样的表现呢,叹为观止,莫名兴奋
昨天居然糊涂到问他们是不是都是90后,晕哦,90年到现在都21年了耶
还要感谢这次将讨论课增加了8个学时,从而可以安排真正的讨论了。
第一次讨论的题目是针对04-07的民航飞行数据和11年上半年的数据,推断2011年全年的数据
虽然没有指望他们给出严格的结论,只想看看他们的思维和行动。但结果显然大出意外,他们在两天不到的时间,不仅上网查找了很多资料,居然有些组运用回归方法进行了计算,一位学生在讲台讲述回归方法和公式时,我相信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学了回归分析都没有他清楚。
我在这里因势利导,讲述了回归的使用要点,回归诊断以及预测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所给数据只能作远期预测,这样效果会很不好,如何利用2011上半年的数据进行校正。
第二次数据没有变,讨论如何从数据中挖掘关联,提供决策参考。同学们这次的讨论明显要吃力一些,但还是有很多亮点,比如同学们就提出了客货运的搭配和增加部分仍有潜力城市间的货运问题,对城市进行分类统计,提出了合理调配运力问题,提出了动车对航空的影响问题。
昨天晚上讨论的题目是道德经的作者问题,周三我给他们讲了红学中的大量统计研究以及西方围绕莎士比亚作者问题的大量案例。
但昨天晚上给我的印象很深,学生们不仅踊跃到讲台讲述自己的设想,而且讨论也很热烈,我在想,我们现在很多青年老师在讲台上都没有他们这么自信和放得开,天生就是大学教授的苗子,不知这中间将来有多少教授,肯定有的,虽然我现在不知道是谁。
有一位同学在小组发言后自告奋勇上台讲述她的设想,分门别类,条理清楚,俨然已经是一篇论文的提纲了,虽然她目前的学识还不足以完成这篇论文,但我鼓励她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完成这篇论文,我会推荐它发表。
关于道德经,部分同学认为道经和德经可能是两个作者,而道经中的一部分可能还另有作者。
同学们的分析方式有模仿也有创新,有用虚词的,也有用文体的(3字、4字、5字......)
多好的一群学子,想到他们将来会有一些掉队,会出现分化,就有些不忍,如何才能让他们能一直保持这种干劲和朝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