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秋季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考务工作会议记录整理
10 月11 日,2011 年秋季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考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等14 个考试中心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保监会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毛文博。会议由教育考试工作部主任李秀芳主持。会议部署了2011 年秋季中国精算师考试组考工作,宣读了对中央财经大学考试中心表彰通报,交流了组考工作先进经验,讨论了进一步加强考务管理、完善网上报名等问题。现将会议记录整理如下:
一、魏迎宁会长讲话主要精神
(一)对于中国精算师考试整体运行给予充分肯定。魏会长指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实施12 年来,整体运行是好的,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口碑,这与各考试中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非常感谢各考试中心对协会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中国精算师考试开考科目多、时间长、参考规模小,组织流程繁杂,工作量很大,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各考试中心不计得失,为培养中国自己的精算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加强责任感,高度重视中国精算师考试组织工作。魏迎宁会长指出:作为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各考试中心要高度重视组考工作。增强责任感,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共同维护中国精算师考试品牌声誉,确保2011 年秋季考务组织工作万无一失。对于目前社会上注册会计师考试泄题问题,魏迎宁会长特别强调:虽然中国精算师考试整体运行是好的,但也出现过一些小的差错,尽管未造成不良影响,但要特别引起重视,每个重大事故背后,都是若干小的无伤害差错的积累结果,要防微杜渐,不要存侥幸心理。
(三)希望有条件的院校更多参与协会的工作。在介绍了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精算师考试主要情况后,魏迎宁会长指出:各考试中心与协会不单纯是一种委托与受委托的关系,双方合作不是从单纯经济利益出发,而是基于精算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长期以来,考试中心参与了大量的中国精算师考试命题审题、教材编写工作,但参与度还不够广泛,希望更多的院校参与精算考试方面的工作。
二、毛文博副处长关于加强试卷安全保密工作的意见
毛文博副处长代表中国保监会对各考试中心表示感谢,特别强调了试卷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建议各考试中心按照各学校能做到的最高安全级别对精算师考试试卷进行保管。
三、考务先进经验交流
会上,协会副秘书长刘东红宣读了对中央财经大学考试中心给予表彰的通报,并请中央财经大学考试中心介绍先进经验如下:
1、高度重视、反复检查、抓好细节;
2、重视工作人员的连续性,确保核心工作人员相对稳定;
3、决不放过与考务相关的任何小问题;
4、善于培养良好的考务工作习惯。
四、关于2011 年秋季考试考务组织情况
会上,刘东红副秘书长通报了2011 年秋季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考务组织情况,结合春季考务工作情况就以下方面对考试中心进行提示:
1、注意时间、科目安排;
2、注意A6、A7 试卷形式改动;
3、注意F10 答题卡不同;
4、强调试卷保管、分发与整理中的监督管理;
5、注意试卷邮寄和包装规范;
6、及时进行缺考的网上登记;
7、提示有理事巡考的考试中心做好接待工作。
刘东红副秘书长提出,希望各考试中心协助协会做好历年考试档案的梳理工作和考务流程的梳理工作。对考务组织、网上报名系统相关意见及时反馈秘书处。
五、有关考务组织中的意见及建议
会上, 14 个考试中心负责人或主考交流了组考工作经验,对网上报名、试卷分装、保管等环节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
1、试卷保管标准应有具体详细的量化标准,或者设定最低标准;
2、印务中心邮寄试卷的分装形式应改革(25 份装一包、袋子增厚、增加回收袋);
3、考务通知中增加试卷保管及成绩导出内容;
4、网络系统需要进一步开发完善,比如基本信息无法更改、打印成绩单作为考试证明、现场确认常与网上信息不符等;
5、考试中心合作协议由每一年一签改成每三年或更长时间签一次。
出席人员:
魏迎宁(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
李秀芳(中国精算师协会教育考试工作部)
毛文博(中国保监会办公厅)
刘东红、贾巍、杨婷 (中国精算师协会秘书处)
李晓林、薛丽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
李勇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王永珍、杜雅倩(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李伶俐(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宏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李恒琦(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吴之强(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张菊芳(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徐建文(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余南(南京大学商学院)
李景华(大连理工大学高科技研究院)
欧阳海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李庆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赵军生、刘海东(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