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高管自有资金间接购股背后,长虹曲线管理层激励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2日,四川长虹披露,四川虹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虹扬投资)于
10月28日至31日增持四川长虹2583.11万股.值得注意的是, 虹扬投资系长虹集团和
四川长虹的高管及部分骨干员工于2011年7月5日以自有资金出资组建, 其中长虹集
团董事长赵勇自掏680万元现金持有10%股权,而其总经理刘体斌则持有7%的股权.
四川长虹的公告还指出,在未来三年内,虹扬投资股东每个年度将以其不低于年
工资收入的30%的资金向虹扬投资继续增资,增资资金将全部用于虹扬投资在二级市
场购买四川长虹股票,而且未来三年不会减持.
高管以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购入公司股票,长虹演的哪一出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激励过去三年基本上没有获批的先例,而之前长虹
集团高管在四川长虹,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等上市公司是没有股票的,这次也算是我
们采取的一种曲线的管理层激励的方式, 已经获得了绵阳市政府审批通过."面对本
报记者的追问,长虹集团一位高管表示.
虽然格力电器, 海信电器,TCL集团等家电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此前先后借助股
改等时机实现了管理层激励,但是对于地处西部的四川长虹来说,其管理层激励的道
路则异常曲折.
2001年长虹集团董事长倪润峰就曾经试图推进四川长虹的管理层激励, 但是这
一方案未获通过,而因为APEX事件倪润峰更是提前退休.接替倪润峰出任长虹集团董
事长的赵勇在上任初就曾指出,由于国有股权一只独大,经营管理层特别是中级管理
层激励不足,是长虹与沿海地区的民营股份家电企业竞争中的一个明显的"软肋".
然而赵勇尝试的管理层激励同样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在国虹通讯,长虹佳华
试点管理层持股受到经济学家郎咸平质疑, 后来四川长虹的管理层激励因为国资委
政策变化而无法推进.
上述长虹集团高管表示, "我们也曾提交管理层激励方案,但是按照国资委现在
的政策,即管理层激励高管所得不能超过当年其工资的30%,这样一来,赵勇董事长每
年工资也只有十几万元,几万元的激励所得没有什么意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虹集团管理层想到了眼前的这个办法.今年7月5日,赵勇,刘
体斌等50多位长虹集团层面的高管自掏腰包6800万元注册成立了虹扬投资, 经营范
围包括对国家产业政策允许项目投资,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
然而在公司成立的几个月中虹扬投资并没有出手任何投资, 而这次在二级市场
增持四川长虹股票耗资6752万元,基本上花光了最初的注册资金.该长虹集团高管表
示, "成立公司进行投资是为了方便管理,高管自己购买股票可能频繁买卖这样对公
司不利,而且目前四川长虹股价跌到这个份上,也到了高管认为可以出手的时刻了."
这位高管还告诉本报记者,这次投资只是虹扬投资的第一步,长虹集团各部门和
旗下7大产业集团和3个直属事业部的高管都将加入进来, 第二批扩容后虹扬投资的
股东人数将超过200名,而未来三年虹扬投资股东每个年度将以其不低于年工资收入
的30%的资金向虹扬投资继续增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还有部分土地投资,以及盈利能力很强的军工业务在长虹集
团,长虹集团每年也可以从四川长虹的盈利中获得投资收益,所以长虹集团也同步推
出了管理层激励.
具体来说, 未来几年长虹集团将对四川长虹以及旗下的7大产业集团,三大事业
部的业绩指标考核,如果年度考核目标达到,长虹集团将拿出部分集团的利润来向相
关高管分红,而这部分资金必须用来购买四川长虹的股票,这其实也是曲线的管理层
激励.